(资料图)
红网时刻新闻3月9日讯(通讯员 伍国庆 唐绍能)冷水滩区珊瑚学校巧用校园内“边角”小空间开辟劳动实践场所,开展劳动教育。
劳动实践场所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和“第二课堂”。而冷水滩区珊瑚学校是永州市中心城区的上世纪60年代初期建立的学校,占地面积狭小,学校除了教学楼和基本运动场地,没有任何“闲地”,面对劳动实践场所,可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为解决劳动教育实践的“场地之困”,珊瑚学校立足实际,采取使用放置种植箱(框)的方式,将校园内“边角”小空间改造成劳动实践场所,打造立体校园。孩子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经营的校内劳动实践基地,这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欲。课间他们经常来到自己“三分地”浇浇水、松松土,观赏花草、打理幼苗,既加强孩子们的劳动实践教育,也为孩子的身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
56位残疾人士登上黄山 互利互勉共建生活希望 中国新闻网
家里无线网如何设置密码 互联网
第十四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8月23日至27日在长举办 吉林日报—大吉网
杭州绕城高速今起将分段封闭施工 杭州日报
值得中国男足铭记的一天,三线出击,不惧亚洲强敌,抓到正确药方 亚欧足球追踪者
cpo正嗨中就不要三心二意 绍兴一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