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足球兴趣,这几点要做到

很多送孩子去踢球的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刚开始接触足球时,大部分孩子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但是,久而久之,爸爸妈妈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对于去上足球课的热情没先前那么高涨了,训练后也不再主动同父母分享课堂上的有趣经历。

事实是,一切半途而废的经历,都是缺乏有效沟通造成的。那么如何通过沟通交流来引导并培养孩子的足球兴趣,这几点很关键。

01 问小不问大

很多父母在训练课结束之后都会习惯性地问孩子“今天训练课学到什么了?”、“今天练得怎么样?”。这样的问题毫无意义,往往也得不到有实际内容的回答。青少年,尤其是十岁以下的儿童,他们对于理解抽象的问题往往有些困难,也很难回答。你问孩子一个很泛的问题,孩子根本无从给你答案。


(相关资料图)

一个有效地了解孩子训练情况的问题应该是简单且一定有答案的问题,并且是基于父母先前对孩子具体训练情况有所了解的前提下。

举例

——“今天训练课上玩儿新的带球游戏了吗?”

——“玩儿了。”

——“几个人一组?”

——“四个人一组,有一个站中间,然后……”

像这样有明确指向的问题,孩子回答起来比较容易,这样才能保证对话有进行下去的可能,家长也能更详实地了解到孩子当天的训练动向。

02 问过程,不问结果

如果孩子在当天的训练课上表现不佳或者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有明显期待性的问题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如此久而久之,孩子难免会把来自父母的压力转嫁到足球课上,认为是足球课导致自己总挨批评,从而抵触参加训练。

恰当的提问方式应该是“今天你练习射门时用的左脚还是右脚”,“今天踢训练赛你给队员传了几次球”这种关注过程的问题。因为任何兴趣的养成,关键在于对过程的享受。引导并鼓励孩子与你分享训练过程,听孩子兴高采烈地描述,这样不仅了解了学习状况,也能增加孩子学习足球的兴趣。

03 不要直接否定

周末的训练场边,总是会有许多家长观察自己孩子在球场上的表现。很多家长往往忽略掉孩子的进步而只记住了孩子在场上的失误或者表现差强人意之处,等到训练结束后对着又渴又累的孩子喋喋不休自己总结的所谓“注意事项”。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当你观摩训练中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比赛时总是抱怨队友传球太慢,而你是一个有耐心的家长,在训练结束后并没有直接向孩子指明问题所在,而是讲起自己小时候相同的经历:

“你觉得今天你和队友配合的怎么样?”

“他传球太慢了!”

“我以前踢球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一开始我的队友总是不能把球传到我的脚下。”

“啊,那太没劲了!”

“是啊,后来我发现,是不是我速度太快了,于是我试着慢一点儿往前跑。”

“那后来呢?”

“后来我每次都能接到队友的传球了。”

“真的么?”

“当然了,不信下次你可以试一试。”

“好!”

所以,带入性的语言引导可以让孩子在交流中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学习到改正的方法。

04 夸奖和鼓励就是动力

12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是非常喜欢被人夸奖的,就好比成年人通过劳动获取相应的报酬来实现自我价值,并由此产生成就感作为持续下去的动力。

多来点儿诸如此类的夸奖,你会发现,这样做非但不会滋长孩子的自满情绪,反而会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加每一次训练课。

足球场上,来自长辈的夸奖和鼓励是对孩子本身努力付出的肯定,会激励孩子产生坚持下去的动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孩子天性好动,足球场是最适合孩子释放无穷能量的好场所。从最初的自由奔跑,到渐渐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意志品质、身体灵活度、反应能力,再到团队配合意识的形成,足球运动可以给一个孩子带来丰富的快乐和成长。

关键词:

为你推荐

新股
市场
Copyright@  2015-2022 南极证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