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态:大同市打造拱卫京津冀生态涵养地


(资料图)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安青)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同市水务部门聚焦生态、水网、灌区三大重点,积极创建国家级河源区综合治理和全国市域水网示范市,建设“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打造拱卫京津冀生态涵养地,为大同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支撑和水保障。这是记者5日从大同市水务局获悉的。

作为京津冀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在生态保护治理方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拥有地缘优势,大同市水务部门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永定河综合治理,推进桑干河、大清河流域生态修复保护,加强两河河源区综合治理,积极打造全国河源区治理示范市。加大水保治理力度,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和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深入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推进大同市域河库水系连通,加大生态补水力度,恢复河道生态基流,保障一泓清水进北京。重点实施御河下游生态修复工程(一期)、南洋河天镇县核心区生态修复二期工程,以及大同市浑源县、灵丘县、天镇县、广灵县、阳高县小流域治理工程等项目。

立足河道、水库等现状,科学统筹水网布局,大同市水务部门推进重点骨干水网工程,配套完善以自然水系为基础、水系连通为脉络、综合性水利枢纽为节点的市域水网架构,构建旱引涝排、上灌下补、内连外通、丰蓄枯补、调洪防灾的现代水网体系。破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难题,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重点实施万家寨引黄北干支线工程,水神堂、城头会泉域保护及水源置换工程,赵家窑城市应急水源及供水工程(一期)等项目。

围绕提高农业灌溉条件和农作物产量,按照云中、恒山、塞上三大灌溉基地建设规划,大同市水务部门积极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善灌溉水源工程、渠系工程和计量监测设施,优先将大中型灌区建成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灌溉面积和农业用水效率,促进粮食增产,助力乡村振兴。重点建设实施大同市云州区党留庄、杜庄乡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完成6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恢复改善灌溉面积8.03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05万亩。

关键词:

为你推荐

新股
市场
Copyright@  2015-2022 南极证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